查看原文
其他

以“尚养”理念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17-08-09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于公元1054年游览了褒禅山、华阳洞,不久写下了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山以文名,褒禅山、华阳洞名扬天下。因此褒禅山也号称安徽第一历史文化名山,并被列入大陆、港、澳、台高中课文,而且是必读课文,要背诵全文的哦。


公元521年,南北朝时期,梁昭明太子萧统随父亲萧衍来香泉以北的“萧家藏经寺”读书拜佛。因昭明太子满身疥疮,久治不愈,痛苦不堪,后移居香泉。一日三把澡,不久,疥疮结痂脱落,皮肤白润如初,十分高兴,乘兴为香泉题写了“天下第一汤”五个大字,从此,香泉名扬天下。萧统幼年聪慧,酷爱诗文,在香泉建起书院,带领一批才贤之士,一边沐浴,一边著书立说,讨论编纂《文选》。当时,香泉建起了“文选楼” 。



蒙混过关——古昭关 春秋时期,昭关是楚国和吴国的交界之地,故有“吴头楚尾”之称。这里曾上演过“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须发”的传奇故事。


2016年7月5日,在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组织的《马鞍山市褒禅山香泉旅游度假区策划方案征集项目》公开招标中,绿维文旅技术标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在此规划中,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创新性提出“尚养”的概念,并提出以尚养生活方式指导度假区的打造。项目组通过对现状资源的挖掘及难点解读,以温泉资源为核心,整合场地内山、湖、林、田等生态资源众多资源,将皖江文化无缝融入到“尚养”主题系列度假产品及配套设施中去,打造具有皖江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项目背景

褒禅山香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北部,跨和县、含山县两个行政区域。以和县、含山北部的山脉为主线,南北以346国道和367省道为界,东西以206省道和226省道为界,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半个新加坡的面积)。


旅游度假黄金时代的来临,为度假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安徽省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马鞍山位于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中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核驱动节点, 地处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海陆港交通便捷;这些都为褒禅山香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提供了先决基础和便利条件。



难点聚焦


1、特色资源,利用不足


项目地自然资源丰富,有三山三湖两泉,组合性特别好;文化资源丰富,包括禅文化、伍子胥文化、王安石文化以及古猿人遗址文化。然而现状对两种利用方式单一,主要还是快餐式的观光游,对自然生态缺少保护和合理利用,对文化旅游资源缺少深入的挖掘和深度的体验。


2、行政割裂、散点开发,缺乏联系


项目地跨越和县、含山县两个行政区域,整个项目地内有4个以湖为主题的观光游项目、6个古建类项目、2个度假类项目和3个餐饮类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项目产品老旧,毫无新意,且各自为政,未形成统一对外的宣传口号与良好合作关系。


3、开发与生态保护不平衡,烂尾地产泛滥


项目地香泉湖沿湖烂尾地产泛滥,包括2500套酒店式公寓和350幢独立别墅,囤积了大量阑尾地产,不仅破坏了香泉湖的环境和生态,更成为了荒凉的建筑垃圾。


规划思路



(一)以“尚养”体系生活方式打造旅游度假区



世界级“文化+温泉+生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指品质生活——优而不奢的皖江文化,也是呼应积极向上的安石褒禅山精神文化。


:旅游大健康产业,崇尚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



(二)以一廊四聚落为规划结构


一廊四聚落的规划结构,构建全区域发展路径,全域旅游的重点在于路,一条最美廊道的打造可以形成全域的升级。最美廊道外可对接安徽中部国家风景道——新干线,马鞍山江北旅游大道新干线,建设跨区域国家风景廊道,内自昭关聚落串联各节点至香泉聚落。四大聚落为不同主题不同开发方向的聚落,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完备的旅游要素和“日+夜+365=四季全时”的游憩体系。




(三)以时空为线索,串联古今文化,打造最美廊道


体验文化古旅 追梦传奇


最美廊道并非美在道路本身,而是在路途中对周边景观的感官体验。


以时空为线索,结合人文故事,打造昭关水径、子胥古道、褒禅漫道、半月律道、丰乐古道、田园慢道、昭明古道、香泉逸道八段道路空间,根据每段道路的主题,以景观空间改造和节点小品方式提升道路,通过对沿路植物和开敞空间的改造提升道路意境。



(四)以文化生态为内涵,致力于解决现状难题,结合绿维IP与现代高科技技术打造四大组团聚落



1、昭关温泉康养旅游度假聚落


基于伍子胥闯昭关文化和水生态资源的解读和挖掘,打造昭关文化游乐组团和乐水度假组团。



昭关文化游乐组团


用文化游乐的打造手法,以伍子胥的一生为轴线,将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复仇等大家熟知的故事用游乐、情景表演等手法演变成旅游产品,同时将伍子胥的生平、事迹、传说等通过互动式的体验项目进行表现,形成勇闯昭关主题乐园。


扩充现有的昭关古道,形成昭关古镇,将伍子胥时期楚国、吴国的历史、人物等通过图片、浮雕、小品等在街区装饰,并按古时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业态布置,充分使得文化渗透在旅行的每一处。



昭关乐水度假组团


以昭关温泉为主要资源点,结合大健康产业趋势,打造集国际会议、疗养保健、森林度假、田园休闲、水上游乐等与一体的昭关文化游乐组团产品。



2、褒禅山文化禅修旅游度假聚落


以慧褒禅师和王安石两大人物为文化原点,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形成褒禅山四季游览结构,延展褒禅山后山至鳌鱼岭结合现有遗址及自然资源打造褒禅八景,结合高科技技术,深化游客体验。



3、鸡笼山半月湖休闲运动旅游度假聚落


结合森林湖泊资源,导入休闲运动、水游乐、现代农业、自然学校等业态,打造休闲运动旅游度假聚落。创新森林康养课程设计,打造鸡笼山森林康养基地。


4、香泉温泉艺术旅游度假聚落


以文化为魂,注入艺术元素,对温泉品质和小镇景观进行提升。以艺术铸魂,导入“醉舞流光”绿维IP,形成艺术集群效应。以”太子汤”文化为魂,提升打造核心吸引中心、休闲聚集中心、延伸发展中心,环湖打造高端康养度假产业环。



LOGO设计提取禅山、温泉、水等自然山水人文元素同时融入“褒”“含”精神,一笔而成——取义禅山包含汤泉。



本项目于2016年11月顺利通过评审,并收到评审专家委员会的一致好评,随后,马鞍山市和县香泉镇政府又委托我院承担了《香泉镇总体规划设计》。




近期精彩回顾:

 休闲农业园中的蔬菜之趣

 共享农庄开发模式研究

军事旅游:让"战狼"不再陌生

 乔润令:特色小镇“小而特”是核心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增至7个

林峰: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模式分享(附视频)

林峰: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分享(附视频)

林峰:全域旅游下旅发委"旅游项目管理"探索

 第四批PPP示范项目优先支持旅游等幸福产业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关注“绿维文旅”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IP”,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